2008年11月2日

提防「萬聖節」

提防「萬聖節」

蕭壽華

香港人對「萬聖節」的接納,逐年有加;每年十月底,數萬群眾集合在蘭桂坊一帶,裝扮成各種恐怖猙獰的鬼相,招搖過市,好不「暢快」。各處的餐館、酒店、商場均以萬聖節作招徠,其中的影響深入民心。

不錯,香港人在各種的工作、經濟、家庭壓力下,需要一些戲玩的機會,然而萬聖節在香港的發展,實在叫人擔心。

首先,歡慶者以一些扭曲容貌、血淋淋、青面獠牙的鬼相為樂、競相以越恐怖越威水為追逐目標,在不知不覺中美化了這些醜惡的形象,認為是可接受的,也甚至以為鬼魔是英雄,是好玩的對象,因而失去了對邪惡勢力應有的戒心。一間中學在萬聖節舉行了一個特別的聚餐,菜式均以邪魔的名稱命名,如「撒但曲奇」、「魔鬼來的上菜」!我想若學生吃了這些食物後,是否真的不會對撒但魔鬼有了不同的感受?真的只是攪攪笑而已?

聞說一些學校(甚至是基督教學校),為要尋找一些鼓勵學生操練英語的機會,便以萬聖節為英語日,校內擺設各種鬼怪裝飾,配以英文題解,美其名為「在歡樂中學英語」,但恐怕卻在學生心靈裏淡化了正邪、美醜、善惡的分別。

很多基督徒都不知道,當人在呼喚邪惡的靈之時,無論是認真地招鬼或是在戲玩,邪鬼是常會出現的,不少學生玩碟仙、筆仙、指仙,以為是試玩一下,但卻在不自覺中接觸了邪靈,引發一連串邪靈的騷擾及威嚇。在萬聖節的各類活動中,以不同方式招喚邪魔,其後果是極為危險的。

按一些歷史的研究指出,萬聖節是源於歐洲古時的居爾特人尊崇死人的節日,他們認為這天是生人可以與死人溝通的日子,因此在節慶中邀請先人或其他「友善的靈」來參與節慶。其後不少撒但教教徒在當日進行各種動物及活人的血祭,還有與邪靈淫合的儀式。歷史中教會曾設立「諸聖日」(All Saints' Day)以取代這崇鬼節,但並沒有成功。

撒但迷惑人心的技倆很多,牠不但會「裝作光明的天使」(林後11:14),也會以歡慶戲玩粉飾自己,當人失去對牠們的戒備時,便可掠奪人心。

沒有留言: